東南網藝術頻道3月21日報道(傅心婕 馮韻 周智軍)3月20日上午,由福建省文聯主辦,福建省美協、昌吉州文聯承辦的“絲綢之路——美術采風寫生創作展”在福建省畫院美術館開幕。福建省文聯主席陸開錦,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福建省文聯專職副主席、福建省美協主席王來文,福建省文聯原黨組書記、福建省畫院名譽院長陳濟謀,昌吉州民盟主委、昌吉州美協、書協副主席陳亮,福建省美協副主席趙勝利、張永海、楊東平、郭輝、張劍,昌吉州美術館館長、昌吉州美協主席馬仲強,福建省畫院領導、畫師,昌吉州和福建畫家代表,美術界同仁等出席開幕式,開幕式由福建省美協負責人、福建省畫院副院長呂承堅主持。
福建省美協負責人、福建省畫院副院長呂承堅主持
(福建省美協供圖)
昌吉州民盟主委、昌吉州美協、書協副主席陳亮致辭
畫家代表孫健青發言
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福建省美協副主席趙勝利致辭
(傅心婕 攝)
福建省文聯主席陸開錦宣布展覽開幕
(福建省美協供圖)
此次展覽聚焦絲綢之路文化,是閩昌兩地文藝深度交流的重要成果,吸引了眾多藝術界人士及文化愛好者的關注。
新疆,作為中華文明與西域文明交融的文化長廊,承載著千年絲路的厚重歷史。北庭故城遺址的殘垣斷壁、斑駁壁畫與出土文物,無不訴說著多民族共生共榮、多元文化交融互鑒的動人故事,是歷史饋贈給我們的珍貴寶藏。在新時代文化潤疆工程的指引下,福建省文聯積極響應國家號召,以藝術為橋梁,與昌吉文藝工作者攜手共進,開啟了深度文化對話。此次展覽,正是閩昌兩地藝術家攜手澆灌的文化碩果。
本次展覽共展出近百幅油畫、中國畫、壁畫作品,這些作品凝聚著福建文藝家的深情厚誼,是對古絲綢之路文明密碼的當代破譯。畫家們以靈動多變的線條和色彩,勾勒出山川的雄偉壯闊,展現北庭歷史的悠遠厚重,描繪田園的寧靜祥和。每一筆都觸摸著歷史的紋理,雕琢著歲月的痕跡,殘垣斷壁帶著歷史的溫度,讓大家在欣賞作品時,仿佛穿越時空,與歷史親密相擁,感受北庭的風雨滄桑與璀璨榮光,吸引眾多市民現場觀展。
展覽現場
(圖片來源:傅心婕 馮韻 福建省美協供圖)
現場合影(馮韻 攝)
據了解,此次展覽是福建省文聯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貫徹落實第三次中央新疆座談會精神的一次生動實踐,也是福建省文聯聚焦服務“文化潤疆”工作,深化文化援疆的創新探索。福建文藝界通過組織絲綢之路主題采風、建立閩昌藝術家駐創基地、舉辦創作培訓班、開展非遺對話等舉措,以系統化、多維度的文化潤疆實踐,讓中華文化共同體理念借助藝術語言深入人心,也讓觀眾真切感受到新時代對口援疆工作孕育的文化生機。展覽主辦方代表表示,“這些飽含深情的藝術作品,是古絲綢之路精神在當代的視覺詮釋,更是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的生動注腳。它們以藝術之名,讓‘中國’的集體記憶愈發清晰,使‘中華民族’的身份認同更顯厚重,令‘中國人’的文化基因傳承永續。”
部分參展藝術家作品
張永海 《生命之河》中國畫(福建)
趙勝利《新疆風情》中國畫(福建)
呂承堅《美麗新疆-新生活》布面油畫(福建)
楊東平《艷陽天》中國畫(福建)
孫志純《北庭秋色》布面油畫(福建)
陳亮《北庭故城遺韻》中國畫(新疆)
劉曉娟《北庭昌吉回鶻佛寺》壁畫(新疆)
陳鐸 《北庭鄉情》中國畫(福建)
周向一《亞克西.新疆大巴扎》布面油畫(福建)
(作品圖來源:周智軍 馮韻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