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屆福建省民間文藝山茶花獎·
優秀民間工藝美術作品
(金獎)
陶瓷《長津湖-冰雕人》
劉錢 作
在第三屆福建省民間文藝山茶花獎·優秀民間工藝美術作品評選活動中,德化陶瓷藝術家劉錢憑借作品《長津湖—冰雕人》脫穎而出,獲第三屆福建省民間文藝山茶花獎·優秀民間工藝美術作品(金獎)。這一榮譽不僅是對劉錢精湛技藝的高度認可,更是德化陶瓷藝術在傳承與創新道路上的又一璀璨成果。
劉錢作為福建省工藝美術名人,在陶瓷藝術領域早已成績斐然。他從木雕轉型到瓷雕后,十幾年來始終深耕傳統工藝,致力于傳統工藝美術的傳承與發展。他擅長將傳統寫實手法與寫意抽象相結合,師古不泥古,創新不棄本,其作品多次在各類賽事中獲獎,深受業界好評。此次獲獎的《長津湖—冰雕人》,更是凝聚了他對歷史的深刻理解和對藝術的不懈追求。同年(2024年),作品被中國國家博物館收藏。
《長津湖—冰雕人》的靈感來源于抗美援朝戰爭中長津湖戰役里令人動容的“冰雕連”事跡。在那場艱苦卓絕的戰斗中,志愿軍戰士們為了保家衛國,在極度嚴寒的條件下,堅守陣地,直至凍成冰雕,他們用生命詮釋了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劉錢以此為題材進行創作,旨在讓這段歷史通過陶瓷藝術得以永恒銘記,讓更多人感受到志愿軍戰士們的英勇無畏和愛國情懷。
作品中,志愿軍戰士們身著單薄棉衣,卻身姿挺拔,眼神堅毅,即便被冰雪覆蓋,也難掩其保家衛國的決心。劉錢運用細膩的瓷雕技藝,將戰士們的面部表情、衣物紋理、冰雪質感等細節展現得淋漓盡致。戰士們緊握著武器,仿佛下一秒就要沖向敵人,這種極具張力的刻畫,讓觀者仿佛穿越時空,置身于冰天雪地的戰場,深刻感受到戰爭的殘酷和志愿軍戰士們的偉大。
制作這件作品的過程充滿挑戰。為了精準還原戰士們的形象和神態,劉錢查閱了大量歷史資料,深入研究志愿軍的服裝、裝備以及當時的作戰環境。在創作泥胚時,每一個線條、每一處細節都需要反復雕琢,稍有偏差便無法展現出志愿軍戰士的神韻。而在燒制過程中,陶瓷的收縮率、溫度控制等因素都可能影響作品的最終效果,一個小失誤就可能導致前功盡棄。但劉錢憑借著扎實的技藝和豐富的經驗,經過無數次嘗試與調整,最終成功燒制出這件作品。
劉錢在傳承德化陶瓷傳統工藝的基礎上大膽創新。他巧妙地將現代審美與歷史題材相結合,讓傳統的德化白瓷煥發出新的生機。《長津湖—冰雕人》突破了傳統陶瓷作品的表現形式,以更具感染力的藝術語言,講述著英雄故事,傳遞著紅色文化。
一直以來,劉錢積極參與陶瓷藝術的推廣和傳承工作。他經常參加各類藝術展覽和交流活動,與同行們分享創作經驗,促進陶瓷藝術的發展。同時,他還致力于培養陶瓷藝術人才,將自己的技藝毫無保留地傳授給年輕人,為德化陶瓷產業的繁榮注入源源不斷的新生力量。
此次劉錢憑借《長津湖—冰雕人》榮獲第三屆福建省民間文藝山茶花獎·優秀民間工藝美術作品(金獎),是對他藝術成就的又一次肯定。這件作品不僅是一件精美的陶瓷藝術品,更是一座承載紅色記憶的豐碑,激勵著人們銘記歷史、珍惜當下。它為德化陶瓷藝術在紅色題材創作方面添磚加瓦,也為廣大陶瓷藝術家指明了創作方向,鼓勵他們挖掘更多具有時代意義的題材,創作出更多優秀的作品,讓德化陶瓷藝術在新時代綻放更加絢麗的光彩。
“首屆福建省工藝美術雙年展暨第三屆福建省民間文藝山茶花獎·優秀民間工藝美術作品評選”活動圓滿結束。經專家初評、終評、線上投票等多輪評選,公示無異議后報請省文聯研究審定,最終評選出 10 件/組獲獎作品(金獎)與 10 件/組入圍作品(銀獎)。這些佳作彰顯了福建工藝美術的獨特魅力與創新活力。為讓更多藝術愛好者領略其風采,福建省民間文藝家協會對10件獲評"第三屆福建省民間文藝山茶花獎·優秀民間工藝美術作品"(金獎)組織專題宣傳推介,本期推出“第三屆福建省民間文藝山茶花獎·優秀民間工藝美術作品(金獎)”專題——劉錢篇。
作者其他作品欣賞
《清澈的愛,只為中國》
《普賢大愿》
《掃相》
《文昌帝君》
《持經觀音》
《鐘馗賜福》
《文昌帝君》
《持經觀音》
作者介紹
劉錢,1988年6月出生。最早在溫州市從事木雕創作,現在從事創作雕塑。結合木雕衣紋處理手法、石雕的靜態以及德化何派傳統雕塑,創作傳統與現代相結合的佛像。
國家一級技師,福建省工藝美術名人,福建省金牌工匠,福建省輕工技術能手,福建省陶瓷行業技術能手,泉州市五四青年獎章,泉州市工藝美術大師,泉州市高層次人才,德化青年五四獎章,德化縣優秀青年志愿者。
成立福建省德化江小沐陶瓷有限公司。自擔任從藝術總監以來,獲國家級、省級獎、市級獎40多項獎項,省級館藏7件。版權59項、發表論文3篇。個人在福建省各大電視臺、德化瓷都電視臺、東南網等各大媒體、雜志均有專題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