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閩韻宏深——2025年福建美術家協會工筆畫藝委會委員作品展”座談會在福建省美術館舉辦。此次座談會由省美術家協會工筆畫藝委會副主任兼秘書長沈益群主持,邀請了多位業內專家學者及參展藝術家,圍繞“福建工筆畫當下體系的建構與未來發展方向”展開深入探討與交流。
△現場
張永海
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省畫院名譽院長
張永海高度肯定福建工筆畫的實力與潛力,認為其是福建當代美術創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他指出,此次參展作品在有限的空間內展現了藝術家的獨特構思與技能技藝,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寫意畫與工筆畫的區分不夠明確,部分作品完成度有待提升,節奏感有待提高;畫家在賦色方面有所欠缺等。他建議,畫家應借鑒西方的色彩觀念,思考冷暖色調與高級灰在體現畫面高級意境中的運用。
林濤
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工筆畫藝委會主任
林濤則直言,福建工筆畫雖在全國畫壇享有一席之地,但整體仍較為保守,缺乏當代性,尚未出現極具震撼力的畫作。此次展覽暴露了當下福建工筆畫的薄弱環節,如何突破現狀將作為工筆畫藝委會未來主要攻堅的一個學術方向。
陳北辰
省美術家協會山水畫藝委會副主任
陳北辰回顧了福建工筆畫近年來的發展歷程,就用筆與用色兩個核心方面提出了改良建議。他認為,創新應立足于扎實的傳統基礎,通過融合漢代游絲毛雕等優秀傳統工藝,為舊形式賦予新內涵。
林公翔
省美術家協會理論委員會原主任
林公翔對此次的展覽名稱“閩韻宏深”進行了解讀,還特別提到了AI時代對工筆畫的沖擊,他鼓勵年輕畫家深入思考如何在新時代背景下保持工筆畫的獨特魅力,積極探索工筆畫與AI技術的融合之道。
參展畫家林任菁、林錦春等也分享了他們在創作過程中遇到的瓶頸與自我反思,認為工筆畫不應僅僅停留在視覺層面,更應通過畫面傳達出深刻的思想和情感,引發觀者的思考和共鳴。
羅禮平
福建師范大學美術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最后,羅禮平對座談會進行總結。他肯定了此次展覽的高度與展覽方的用心,并強調了福建工筆畫在傳承歷史脈絡方面的重要意義。他提出三點建議:一是拓寬視野、熟悉并融會貫通中外美術的各類風格語言,建構有空間感的歷史觀;二是學習古代經典,向老大師致敬,在鞏固傳統的同時,通過題材、技巧的創新不斷向當代藝術靠近,建構畫家自身的學術史;三是創作具有生活氣息的作品,以生動的感情描繪自己所處的環境,貼近生活、親近人民。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面對現代技術的沖擊,工筆畫的創新與人才培養顯得尤為重要,這不僅是對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揚,更是對工筆畫現代化轉型的積極探索。本次座談會,是對福建工筆畫脈絡的梳理,也是對當下所面臨難題的自省和對未來發展的一次深入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