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藏陳列——古代中國藝術”展覽現場
新春大展
“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藏陳列”
以完整面貌亮相
“古代中國藝術”陳列
為首次展出
1月21日,“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藏陳列——古代中國藝術”開展。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是國家重點美術館之一,秉承“兼容并蓄,繼古開今”的學術理念,在當代公共文化空間建設以及藝術品收藏方面皆鼎力踐行,致力于建構特有的美術史敘事,此次開展的“古代中國藝術”陳列是館藏陳列的第二部分,展出藏品217件,第一部分“現代中國美術”先于2024年7月開展,展出藏品247件,至此“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藏陳列”以完整面貌亮相。
“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藏陳列——現代中國美術”展覽現場
20世紀50年代以來,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一直持續、有序地開展收藏工作,目前累積各類藏品2萬余件,藏品種類豐富,涉及古今、兼顧中西,囊括各個美術領域。
2023年,習近平總書記給中國美術館的老專家老藝術家的回信中強調,“在高質量收藏、高水平利用、高品質服務上下功夫”,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始終重視對經典藏品的挖掘、整理與利用,圍繞藏品展開了一系列的學術研究、展覽展示、教育推廣和對外交流活動。此次長期陳列的推出,既是美術館對經典館藏的重要探索,是對收藏研究工作的階段性總結,也是對國家文化政策的積極響應,更是對新時代美術館核心價值的展示。
此次展出的古代中國藝術,是館藏特色之一。在百余年的學院發展歷史中,幾代學者以服務教學和科研為目的,為學院積累了一批古代藏品,涵蓋古代藝術的主要類型,并在書畫、銅鏡等類型有諸多精品,尤其是被《中國古代書畫目錄》收錄的110件古代繪畫。古代藝術,是建構中國文化審美觀念的基礎,是理解中華民族精神傳承的渠道,也是當下藝術創新的靈感源泉。在美術館策劃館藏陳列之初,就將古代藝術作為重要基石,作為陳列的主體部分和創新源泉。
“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藏陳列——古代中國藝術”展覽現場
為此,美術館從歷史研究中汲取既有成果,并積極融入當下研究的各類新態勢。在藏品擇選方面,美術館基于1983年中國古代書畫鑒定組(謝稚柳、啟功、徐邦達、楊仁愷、傅熹年、劉九庵、謝辰生)和2024年中央美術學院鑒定組(中央美術學院人文學院、中央美術學院美術考古研究中心)的意見,以審美意趣、禮樂制度和文化內涵為標準,選取200余件藏品,以“器物”和“書畫”為兩大類型展出,包含銅鏡、畫像磚、俑、陶瓷、宗教造像、人物畫、花鳥畫、山水畫、書法九個子類藏品,時代跨度兩千年。
在創新展示方面,美術館與學校的數字媒體藝術研究、古代書畫研究、美術考古研究及傳統藝術修復相關的課程進行了有機聯合,在傳統文化的數字模擬修復和沉浸交互體驗方面進行了深入探索,展廳內不同類型的數字文物,營造出現代數字藝術與古代傳統藝術跨時空對話的氣氛。
部分文物模擬修復演示圖
可以說,“古代中國藝術”陳列,不僅是對歷代藝術與美學的一次展示、是對當下科技與傳統關系的一次思考,更是對中國藝術精神的一種視覺化表現。
我們希望通過這些包含歷史記憶的古代文物、這段跨時空的藝術之旅,使觀眾能夠真切地感受到由古及今的社會風俗、道德信仰與思想情趣,并由衷地體會到中國人民崇尚禮儀、敬畏自然和文化自信的精神面貌。
“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藏陳列——古代中國藝術”展覽現場
古代中國藝術
丨重丨要丨藏丨品丨
01
銅鏡
橋鈕羽翅花葉紋四山鏡 戰國(楚) 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藏
圓鈕四鳥花枝鏡 唐 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藏
02
畫像磚
舂米畫像磚 漢 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藏
車馬過橋畫像磚 漢 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藏
03
俑
陶馬 漢 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藏
彩繪文吏俑 唐 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藏
04
宗教造像
銅鎏金背屏式釋迦坐像 明中期式樣 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藏
銅鎏金釋迦佛坐像 清仿元 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藏
05
陶瓷
龍泉窯青釉盤 明 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藏
五彩雙龍戲珠紋爐 清 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藏
06
人物畫
任伯年 《以誠肖像》紙本設色 1877年 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藏
07
花鳥畫
朱耷 《松鶴芝石圖》 絹本設色 清 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藏
08
山水畫
張雨(款) 《山水圖》 絹本設色 元 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藏
沈周 《云水行窩圖》 紙本設色 1503年 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藏
09
書法
左:米萬鐘 《行草書王維詩》 紙本水墨 明 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藏
右:王鐸 《行書五言詩》 綾本水墨 1645年 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藏
展覽資訊
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藏陳列
古代中國藝術
展覽時間:2025年1月21日起
展覽地點: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2層A展廳
展覽策劃與工作組
總顧問:徐揚
學術主持:林茂
統籌指導:劉培元 王曉琳 呂品晶 潘承輝
學術指導:蘇榮譽 賀西林 鄭巖 張偉 丘挺 邵彥 王云 張南南 田率 孫悅 鄭弌 郭懷宇 茍歡
總策展人:靳軍
策劃總監:韓文超
策展顧問:黃小峰 耿朔 王黎明 孫舟 王希民
策展主持:高高 海軍
策展執行:劉希言 李垚辰 易玥 王若冰 徐欣晨
設計總監:紀玉潔
展覽制作總監:吳鵬
方案策劃籌備:王靜 李捷 胡曉嵐 陳冠石 孫依梅 楊霖嗣 王思哲
典藏管理:李垚辰 徐研 竇天煒 王春玲 馬亮 崔然然 李偉 梅琦 姜楠
設計協理:閔志伊 劉宇晗 陳家怡 李霜婷 龐明昊 楊永淳
展覽管理:宿世存 荊鵬
文物闡釋撰寫:王子儀 安悅萌 丁思敏 李心逸 孟岳寧 周子羽 唐怡蕊 王穎 張韓 屈書帆 李好
數字展示開發:常雨晴 劉翠 廖祖德 李文韜 孫越 楊杰 任志穎 張拓 孫煜瓏 王子涵 卜亦同 廖瑾婷
藏品修復:竇天煒 楊靖 張振鈺 羅永翀 楊子琦
媒體推廣:何一沙 吳靖 賀伊飛 杜隱珠 丁怡
公共教育:肖寶珍 耿菁華 王軍 姚軼群 梁雯 西華偉
發展推廣:孫煒 伊義 劉星伶 金簡如
行政支持:蔣思妤 岳君瑤 張倩 郭旭
財經事務:楊柳 門婧 寇蕾
后勤安保:陳小華 呂智發
特別鳴謝:
展覽學術合作:中央美術學院人文學院 中央美術學院美術考古研究中心
數字藝術合作: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 中央美術學院壁畫系
藏品修復合作:中央美術學院雕塑系第六工作室
展覽專業照明贊助:AKZU(深圳市??颂K照明系統有限公司)
展覽空間建筑設計顧問: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
專業低反展示材料支持:臺玻(青島)光電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