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簡介
李光熙, 1987年3月出生于南平市建陽區,畢業于東北師范大學“美術學”,南平市建陽區蘭亭敘建盞陶瓷有限公司創始人及技術總監,工藝美術師,陶瓷裝飾工一級/高級技師,南平市技能大師,南平市工藝美術大師,《建窯建盞燒制技藝》代表性傳承人,福建省陶瓷藝術大師,福建省陶瓷行業協會理事,福建省品牌文化發展研究會副會長,南平市工藝美術協會常務理事,建窯建盞十佳工匠,南平市知名商標,民間工藝美術名藝人,建窯建盞十佳提名,福建陶瓷行業新銳人物,作品榮獲“百鶴杯”金鼎獎、“大地獎”特等獎、產品“創新獎”、“百花獎”、“爭艷杯”、“金藝獎”、“金獅獎”、“南藝杯”金獎及被中國國家博物館福建省美術館、工藝美術珍品館、南平市博物館、南京中國科舉博物館、閩臺緣博物館收藏。
主要作品
項目與成果
研發出建盞薄胎:傳統建盞厚重(薄坯工藝難度會更高一些,建盞泥料可塑性較差,無法一次性將坯體拉得很薄,只好通過精修將坯體修薄。在修坯的過程中應掌握刀與坯體接觸的力度,最后通過過秤的重量來確定是否達到坯體薄度。)之后在通過素燒(800℃)、冷卻,得到坯體。2、燒制雙面釉:(雙面釉與正常施釉又有所不同,先將盞的內壁倒入釉漿,等到坯體晾干后再來施盞的外壁釉漿。兩者釉漿不能混合在一起,最后等釉漿晾干后再用刮刀將兩者釉漿區分開;)將施釉晾干后的坯體放入電窯爐內焙燒(燒成溫度1280℃保溫2h;在保溫達到1h40min投入松香,再每5min投一次,直至保溫結束;停爐,窯爐溫度自然降到1150℃時,開始投松香,間隔10min投一次,共投6次,投完最后一次松香后,自然降溫冷卻到溫度200℃以下,)出窯。本人原創建盞雙面釉、薄胎建盞沖破傳統瓷器種類束縛,具有強烈的視覺沖擊感和藝術美感,對于瓷器領域具有里程碑意義。獲得發明專利“結合青瓷和建盞的陶瓷燒制工藝”。以及多個外觀專利證書,專利名稱“溫知”“琴瑟”“塤篪”“家國如意”,培育徒弟50余人,現可獨立完成整套流程操作的有5人,3、2020年人社廳批準李光熙陶瓷工藝技能大師工作室。
著作出版
2019出版論文《器相萬千 探索建盞器型的審美與創新》被CN刊物《東方收藏》刊登;
2021出版專著《黑瓷華章》ISBN號:978-7-5498-5079-2,出版單位:吉林攝影出版社。